PU合成革廢水處理
PU(PU)合成革廢水中含有大量有機化合物,其中N,N-二甲基甲酰胺(DMF)具有很高的毒性,且難以降解。本文介紹了合成革的生產工藝,分析該工藝中DMF廢水形成階段、處理現狀及處理方法。綜合各種方法的利弊,一起來看看DMF廢水的處理。
PU合成革廢水處理。
PU(PU)合成革產生于20世紀70年代末,發展于20世紀90年代。常規的PU合成革生產,基本都是用溶劑型樹脂生產。目前,中國已有大小合成革生產企業近2000家。含70%~80%二甲基甲酰胺、甲苯及其它有機溶劑的溶劑為溶劑,為溶劑。由于使用了大量的水,合成革生產過程中,地表水污染嚴重。預計,每年全國合成革廢水排放總量達八百萬噸。
合成革生產工藝(工序、流程)有多種類型。按照需求,一種產品常常需要多個生產工藝組合。一種看起來像皮革的產品,通常是用一種材料作為基材,在其上涂覆一層或多層合成樹脂(包括各種添加劑)。使用的基本材料有各種類型的織物、合成纖維、無紡布、皮革等,也有無基材產品。包覆型合成樹脂主要有聚氨酯(PU)、PVC(PVC),據有關資料介紹,聚酰胺(PA)和聚烯烴(如聚乙烯PE、聚丙烯PP)等。根據污染的產生,生產工藝可分為干法、濕法、直接成型法,PU合成革廢水處理工藝及超纖生產的特殊工藝。